● 本报记者 彭扬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国家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上升。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19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并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上述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外储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
“6月,我国外汇储备较上月增加322亿美元,录得月度‘六连涨’,上半年累计增加1151亿美元。”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6月末美元指数比5月末大幅下降2.68%,这意味着6月美元大幅贬值推动我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大幅升值的效应显著增强,这是6月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王青表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汇储备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往后看,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发展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韧性,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黄金储备“八连增”
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继续稳步推进。”管涛表示,6月,我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储备,实现月度“八连增”。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从长期看,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我国央行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策略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大方向与长期趋势也不会改变。
此外,王青表示,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我国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我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责任编辑:江钰涵
配资平台选择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